第二套人民幣的防偽從面額以及實鈔中都有顯著的體現(xiàn)
面額減少,亦為防偽:我們從相關的史書上知道,原來計劃印制5元、10元、50元以及100元面額的鈔票,但是后來換成了3元5元和10元的小面額鈔票,這也是出于防偽方面的考慮
當時,政府對于人民幣的防偽造假是非常重視的,為了降低風險,政府決定用小面額的幣種取代了大面額
所以,就有了我們平時看到的3元、5元、10元的收藏品
實鈔防偽,手段多多: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印刷過程中,我們國家采用了蘇聯(lián)、美國等的鈔票紙跟國產(chǎn)鈔票紙相結合的人民幣生產(chǎn)專用紙
在紙幣品質上做好了一定的保證措施
然而,我們需要再一次關注的是黑一元和黃五元到底是什么紙張呢?事實上,我們從紅一元到黑一元的過程是有質量問題的存在,所以就改版了
之后,它的紙張采用的是蘇聯(lián)特一號五角星水印紙,那么我們在摸起來的話就能夠感受到紙張是比較厚實的
至于黃五元,它是原有代印五元的一個延續(xù),它的故事還更加精彩
作為當時的雕刻大師,吳鵬接到任務之后被告知必須要在24天內完成,那么當時中蘇出現(xiàn)矛盾,紙張的供應和倉促的時間都是一個大問題,所以就只能夠使用我們國家生產(chǎn)的紙張來印刷,于是,黃五元就自然成為了我們國家第一批自主研制生產(chǎn)的鈔票
黑一元紙幣盡管黑一元的出現(xiàn)也包含了當時的油墨出現(xiàn)了問題這個因素,但是整套人民幣在制作的過程中油墨是明顯提高了它的品質的,因為很多制作上的油墨來自美國、英國等地
這個油墨的改變也讓防偽技術得到了顯著的提高
特別是在印制的過程中還使用了凹印油墨
在防偽技術上的提高,得益于凹版印刷,不過也有很多中國特色加在印刷的過程中
在這套人民幣的手工雕刻部分,吳彭越大師作為2元和5元的工作,在5元的雕刻中,圖案上人物眾多,線條優(yōu)美,形象生動,在雕刻工藝上成為經(jīng)典作品之一
對于1元,這個采用的是“黑白線技術”,5元文字中也有應用
那么這個技術是在北京印刷廠研制成功的,它的出現(xiàn)成就了40多年的鋼凹版機器雕刻圖案全部用黑線組成
這項工藝的出現(xiàn),能夠讓人對于第二套人民幣的防偽技術不禁驚嘆
在第二套人民幣種還有一小部分是平印
有些紙幣的背面采用的是多色平印,圖案上的花很精致,但是不認真看的話就容易忽略
其中綠三元的背面還是敦煌壁畫中的“飛天云紋”
第二套人民幣在防偽技術中的成功之處有很多,要學習怎么樣辨別真假的話,那么久需要對以上的防偽技巧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